【党员岗位先锋】优秀事迹展播(三)

发表于: 2025-08-26 点击:


淬炼党性守初心,砥砺奋进担使命。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,为扎实“堡垒领航 先锋领办”党建“双领”行动,大力弘扬榜样精神,激励全院党员奋勇争先,伊春职业学院师范学院党支部特别遴选了一批党员岗位先锋,特设专栏讲述他们的故事,向这些教育路上的标杆致敬。

这群先锋里,有坚守讲台潜心钻研的教学骨干,有默默耕耘滋养心灵的育人名师,有直面难题服务师生的幕后功臣,有锐意进取敢闯敢试的青年才俊,更有老而弥坚初心不改的前辈典范。他们扎根各自岗位,用行动践行对党忠诚,以担当诠释使命责任,让红色基因在教育领域生生不息。

开设这个专栏,既是对榜样们的由衷礼赞,更是向全体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倡议——让我们以先锋为镜,凝聚前行力量,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奋力奔跑,交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优秀答卷!


立德树人守初心  匠心育人绽芳华

——伊春职业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  李恩翠

在小兴安岭的林海腹地,有这样一位教育工作者,她像一棵扎根沃土的红松,二十余载深耕职业教育领域,以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为标尺,将教学创新、育人情怀与林区特色熔铸为独特的教育风景。她就是伊春职业学院师范学院教师李恩翠——多次荣获伊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“嘉奖”及记功奖励,先后摘得校级“第二届骨干教师”“教学能手”等桂冠,2023年更是被授予“师德先进个人”称号,成为林区职业教育战线当之无愧的优秀代表。

 

三尺讲台绽芳华 教学创新结硕果

“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火焰。”面对高职学生基础薄弱、实践需求迫切的特点,李恩翠老师从执教之初便打破传统课堂的桎梏,让林区生态文化成为课程设计的鲜活素材。

在《幼儿教师美术技能》课程中,她首创“案例导入—项目实操—社区服务”三阶教学法:带领学生深入林区小学、幼儿园开展教学诊断,将抽象的教育原理转化为贴合实际的个性化教案,让课堂理论在真实教学场景中落地生根。2013年,在伊春职业学院“教学能手”公开课上,她展示的《产品包装设计》课程“情境模拟+即时反馈”教学法,以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快速掌握设计精髓,赢得全院师生的高度赞誉。

 

为破解职业院校学生的“理论畏惧症”,她创新设计“教学工具包”教学法:在早期教育专业《教师美术技能》课程中,将重彩油画棒技法拆解为“色彩密码”闯关游戏,把枯燥的透视原理转化为“林海建筑风景写生”实地任务,学生在制作林区特色环境创设教具的过程中,不知不觉便掌握了专业技能,绘画水平显著提升。而在《书写技能》课堂上,她示范的“三笔”板书技法(粉笔字、毛笔字、钢笔字),更成为师范生必备的基本功标杆,潜移默化中涵养着学子的职业素养。

 

  

三位一体育栋梁 匠心传承显担当

二十余载教学实践中,李恩翠老师的教育理念逐渐凝练为“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”的融合体系,而“林间匠芽”手工工作室的建立,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
 

作为师范学院教学团队骨干,她既是传授教学技能的专业教师,又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非遗技艺的手工匠师。在这里,学生们不仅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,更能在她的指导下,将林区的松果、桦树皮等天然材料转化为精美的手工艺品,让非遗技艺在林海间焕发新的生机。2019年,她创作的多种材料贴画《林海雾凇》,以伊春标志性景观为背景,描绘出林海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宁静夜景,这幅作品不仅成为工作室的经典案例,更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挖掘美育素材,让艺术创作真正扎根林区沃土。

 

课堂到工作室,从理论到实践,李恩翠老师用“做中学、学中创”的模式,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,更懂得传承匠心、担当责任,完美诠释了“管理中有教育,服务中有温度”的育人智慧。

实践育人拓边界 价值引领谱新篇

2023年“师德先进个人”的获评,标志着李恩翠老师的教育理念从教学创新向价值引领的升华,而“讲文明树新风-绿色伊春”公益广告大赛,正是她践行这一理念的重要载体。

自赛事创办以来,她连续三年带领学生斩获佳绩,构建起“选题—创作—展播—转化”的完整育人链条。学生们将林区的生态之美、人文之韵融入公益广告,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,更在作品的社会转化中,深刻理解了“教育服务社会”的内涵。这种将教学成果与地方发展相结合的实践,让立德树人的初心在林海间落地生根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红松深扎沃土 教育之花常开

李恩翠老师的教育实践,恰似小兴安岭的红松,把年轮深深镌刻在林区职业教育的沃土中。她以"三位一体"理念构建育人闭环,用艺术创作反哺教学实践,凭公益项目延伸教育边界,生动诠释了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的使命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