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上午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。思政部党员集体观看,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,新时代强军号角已经吹响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。
思政部党员一致认为,九三阅兵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“大思政课”。当嘹亮的国歌响起,当整齐的方阵在镜头前定格,历史成为可触摸的民族记忆。同时彰显着我国国防实力的飞跃,更展现了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。
郭玉莲: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,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历史回响与时代宣言。80年,勿忘国耻,警钟长鸣;80年,砥砺奋进,强军富民。此次阅兵,不仅是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次集中展示,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中国人民必将继续沿着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前行,也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!
胡浩: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,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,我心潮澎湃。受阅部队的威武雄姿、先进装备,彰显了我国防实力的强大。我深感历史责任重大,定将以阅兵精神为教材,教育学生铭记历史,弘扬抗战精神,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与担当意识。
牛生光: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、和平的来之不易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坚信正义必胜、和平必胜、人民必胜!铭记历史,赓续红色血脉,汲取奋进力量,以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推动高质量振兴发展,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江新篇章,为实现强国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张黎:2025年9月3日,这场浓缩八十载风雨的阅兵,不仅是武器的展示,更是一部用钢铁铸就的民族史诗。红旗招展中,这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沃土上,曾经的土枪土炮和长安街上的主战坦克、东风导弹交叠,受阅官兵眼中的光芒与攀登雪山的星星火炬交融。当世界的目光投向东方时,我们更加清楚知道,真正的强大从不是碾压他国,而是守护文明的火种。八十年风雨兼程,我们以盛大阅兵式向世界宣告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!
于春华:当看到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,当听到战机呼啸而过划破长空的声音,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。那一面面猎猎作响的战旗,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;那一辆辆先进的装备,彰显着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。抗战老兵们那虽已不再挺拔但依然坚毅的身影,让我热泪盈眶,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,是民族的英雄。这场阅兵式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,更是对未来的展望,它让我们明白,和平来之不易,我们应倍加珍惜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要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
耿志荣: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胜利日大阅兵,致敬伟大胜利!正义必胜!和平必胜!人民必胜!手握大国重器,担当和平的重要职责,中国通过阅兵宣告:有决心和能力捍卫主权,却绝不走“国强必霸”老路。这种以实力求和平、以克制促稳定的姿态,体现真正大国风范、大国担当!
王彩凤:这场阅兵让我们在对历史的回望中倍感骄傲自豪,阅兵整齐划一的方队、威武雄壮的装备,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当年先烈们浴血奋战的身影,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。阅兵是我们国家实力的展示,也向世界宣示我们维护和平的决心!新时代,人民军队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导下,将继续承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!
崔春梅:80年前的血火洗礼,化作今天天安门广场上的钢铁洪流。正义必胜!和平必胜!人民必胜!屏幕上,我们看到是国威军威,更是一部从苦难到觉醒,从胜利走向复兴的精神谱系。胜利日阅兵是对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”的集体呼应,唤起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。从抗战精神到改革攻坚,激励我辈以奋斗续写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答卷。守护和平,开创未来,我自豪,我骄傲,我是中国人!
房忠敏:九三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,更是对未来的展望。这次阅兵是向世界宣告,中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,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,有能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。同时,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,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。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,以先辈们为榜样,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,努力拼搏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粟纪圆: 2025年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。整齐的受阅方队、先进的武器装备,彰显我国强大国防实力,也让我忆起抗战的艰难岁月。这是对历史的铭记,对先烈的缅怀。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局势,我们更应传承抗战精神,树立正确历史观、国家观,把爱国之情化为行动,努力奋斗,为国家繁荣、世界和平贡献力量。
张帆: 2025年9月3日,举行盛大阅兵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。扬我国威,壮我中华。整齐方阵、威严装备、空中梯队,映照先辈热血与今日强军。既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,也是对和平的坚定宣示。整齐的方阵与先进装备,展现强军步伐。我们当以史为鉴,传承精神,为和平与复兴接续奋斗。